时间: 2025-04-22 01:38:21 | 作者: 床品布草
在日常生活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去餐厅吃饭,结账时发现被额外收取了餐具使用费;点外卖时,打包费也高得离谱。有网友就吐槽,自己点了一份 68 元的麻辣串外卖,打包费竟然高达 23 元,收到外卖后却发现只是用了两个普通袋子装着 。还有人遇到过 45.4 元的早餐,打包费占了 9.5 元的情况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费用,正慢慢的变成为消费者心中的 “刺”。
餐厅就餐收取餐具使用费,本是为了提供卫生、消毒的餐具,但如今却变了味。有些餐厅不无偿提供餐具,或者即便有免费餐具,也不主动告知消费者,默认提供收费餐具,这种行为让我们消费者感觉被 “强制消费”。外卖打包费也是乱象丛生,价格不透明、标准不统一,商家随意定价,甚至会出现了按菜品数量叠加收取打包费的情况,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些不合理的收费,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消费体验。
商家收取餐具使用费,有自己的考量。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力成本增加,商家的经营压力日益增大。他们都以为,收取餐具费可以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弥补成本支出,尤其是一些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或高档餐具的商家,更是觉得这是必要的收费项目。部分商家还表示,这是餐饮行业的 “惯例”,大家都在收,自己不收就会吃亏 。
然而,有些商家的做法明显违规。他们不无偿提供餐具,让我们消费者别无选择,只可以使用收费餐具;或者在消费的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默认提供收费餐具,结账时才告知收费,这种 “先斩后奏” 的行为让我们消费者十分反感。还有些商家以服务费、茶位费等名义变相收取餐具费,试图逃避监管 。
面对不合理的餐具收费,消费者们不再沉默。许多消费的人在社会化媒体上吐槽,分享自己的遭遇,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一些较真的消费者选择用行动维权,他们向商家提出质疑,要求退还餐具费;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甚至将商家告上法庭 。
在成都,市民李云在某餐饮店用餐时被收取 1 元餐具费,他不认可这笔费用,在调解无果后,将餐馆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决餐馆无权收取该笔餐具费,因为餐馆在订单详情中未明确列出餐具费,也未证明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明确告知李云需要支付该笔费用或给予其选择使用免费餐具的权利 。这一案例给众多购买的人带来了信心,让各位明白,面对不合理收费,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商家如果要收取餐具费,必须提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并无偿提供餐具供消费者选择,在双方达成合意的情况下才能收费。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部分地区还出台了更为详细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规范商家的收费行为。如《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餐饮业经营者应当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使用集中消毒套装收费餐具的经营者应当同时无偿提供餐具供消费者选择 。
外卖打包费的乱象,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点一份外卖,打包费少则几块,多则十几块,甚至几十块 。有些商家按菜品数量收费,点一份菜收一份打包费,点多份菜就叠加收费,可收到外卖时,所有菜品都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根本看不出打包费花在了哪里 。还有些商家按重量收费,同样的菜品,重量稍有不同,打包费就相差甚远 。更离谱的是,有些套餐也被拆分收取打包费,一份套餐里的主食、配菜、汤,分别被收取打包费,这让我们消费者感觉自己被 “割韭菜” 了 。
商家将打包费作为转嫁成本、提高利润的手段,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平台抽成、营销费用、食材成本上升等,让商家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他们只能想办法从另外的地方 “找补” 。打包费就成了一个 “突破口”,通过提高打包费,商家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弥补成本,增加利润 。另一方面,平台对商家打包费的设置监管不够严格,虽然部分平台设置了打包费上限,但仍有商家通过种种方式规避,比如拆分订单、虚增菜品数量等,来多收打包费 。平台也并非完全放任不管,有些平台会对商家的打包费设置进行抽查,对不合理的收费进行整改,但这种监督管理力度还远远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打包费乱象 。
面对打包费乱象,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能无奈接受。在点外卖时,消费者很难判断打包费是不是合理,也没有过多的选择权。有些商家不提供堂食,或者堂食价格比外卖高很多,消费者只能选择外卖,即便知道打包费不合理,也不得不支付 。这些不合理的收费,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那些经常点外卖的人来说,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消费者的心理也受一定的影响,他们会感觉自己被商家和平台 “算计” 了,消费体验大打折扣,对整个外卖行业的信任度也会降低 。
监管部门要充分的发挥 “有形的手” 的作用,制定明确的餐具使用费和打包费标准。可以借鉴各地的物价水平、成本支出等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收费区间,避免商家随意定价 。加大执法力度也必不可少,定期对餐饮商家和外卖平台做检查,对违规收费的商家依法进行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方便消费者维权,让我们消费者在遇到不合理收费时,有渠道可申诉 。土默特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开展了对餐饮服务单位一次性餐饮具收费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餐饮单位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明码标价 。
外卖平台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的人的桥梁,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优化收费设置,简化收费项目,防止重复收费、模糊收费的情况 。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商家的收费行为符合相关规定,对于违规商家,要采取警告、罚款、下架等处罚措施 。提供清晰的费用明细,让我们消费者在下单前就能清楚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美团外卖成立了打包费专项治理小组,加大商家外卖打包费的抽查力度和处理速度,已有超 1.6 万商家因打包费设置不规范问题,被平台下架餐品或者下线整改 。饿了么发起 “蓝色星球” 计划,通过明示包装收费标准、完善反馈渠道、主动价格管控三大方面,来做包装费的管理管控,为广大购买的人节省包装开支 3000 余万元 。
消费者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对不合理的收费,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权。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发票、订单截图、消费记录等,这些证据是维权的关键 。与商家或平台协商处理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要求商家退还不合理的收费,或者平台对商家做处理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借助专业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 。还能够最终靠媒体曝光等方式,引起社会关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
餐具使用费和打包费看似是 “小钱”,却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消费体验。商家应诚信经营,合理定价,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平台要加强管理,完善收费机制,为商家和消费的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法,让不合理收费无处遁形 。只有三方一起努力,才能让我们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公平与尊重,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 。
“代购中国货”火了,美国网友纷纷求购中国商品,“离境退税”让民众开始算账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随着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达到145%,许多美国网友开始讨论“打飞的去中国代购商品”的可能性,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日前,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席某某上诉案及所涉婚约财产纠纷上诉案的审判长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本案系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审宣判后,鉴于网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法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导致非常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去年,“DRO-A/B卫星发射异常”的消息引发关注:2024年3月13日20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发射DRO-A/B卫星,运载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近日,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被问到有关美国和世贸组织关系的问题时,笑谈这是一个“五年来一次”的问题。记者:“(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提出动议,要求特朗普政府让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美国现在还在“船上”吗?如果美国退出,世贸组织如何继续运作?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法院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有哪些?#媒体精选计划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一些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度的增加,一些小企业难以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在佛罗里达州,埃米莉·莱伊的小型文具公司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困境。埃米莉以未经国会讨论、滥施关税为由向特朗普等人提起了诉讼。埃米莉·莱伊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经营一家小型文具公司已17年了。